在陶瓷砖的质量检测领域,抗热震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陶瓷砖在实际使用中能否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损坏。而
陶瓷砖抗热震性测定仪,正是评估这一性能的关键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对陶瓷砖进行快速的冷热交替处理。
1.加热阶段:
陶瓷砖抗热震性测定仪的上部分是热箱,类似于干燥箱,内部配备有加热装置,如电阻丝等。当设定好热箱温度(如200℃)后,加热元件通电发热,使热箱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并稳定在设定值。热箱内设有均温区,确保箱内温度分布相对均匀,为陶瓷砖试样提供一个稳定的加热环境。将陶瓷砖试样放置在热箱内的试样架上,在设定的高温环境下保持一定时间,让试样充分吸收热量,使其温度达到热箱的温度。这一过程会使陶瓷砖内部产生热应力,为后续的冷热冲击试验做好准备。
2.冷却阶段:
经过高温处理后的陶瓷砖试样,通过升降装置自动从热箱转移到测定仪的下部分——冷箱(即恒温水槽)。冷箱内装有设定温度(如15 - 30℃)的恒温水,当陶瓷砖试样进入水槽后,与冷水进行快速的热交换,使试样的温度迅速降低。水槽通过制冷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保持水温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确保冷却过程的一致性。
3.循环测试与评估:
按照设定的试验次数,不断重复上述的加热 - 冷却循环过程。每一次循环都会使陶瓷砖试样经历一次冷热冲击,对其结构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后,取出陶瓷砖试样,观察其表面是否出现裂纹、剥落、破损等现象,或者通过其他检测方法(如强度测试等)来评估陶瓷砖的抗热震性能。如果试样在规定的循环次数内没有出现明显的损坏,则说明其抗热震性较好;反之,则抗热震性较差。

陶瓷砖抗热震性测定仪通过模拟陶瓷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冷热交替环境,对陶瓷砖的抗热震性能进行精准测试和评估,为陶瓷砖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